王文东:《共产党宣言》的伦理意蕴及其现代阐释

——兼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共产党宣言》基本伦理精神的阐释和发展

 

  对于马克思主义自身是否存在伦理理论,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至近年来在某些学者心中一直存有疑虑,例如新康德主义马堡学派发挥康德的伦理学,把伦理归结为纯粹意志的领域并用它来解释所有的社会政治问题,由此提出伦理学社会主义。其中的代表人物那托尔卜、沃尔伦德尔、什塔姆列尔、卡西勒等人把康德誉为“社会主义理论的真正奠基人”,将康德的绝对命令(你应该这样行动,无论在什么时候,无论对你自己或别人,都要把人当作目的)看作社会主义的真正基础,责备马克思只看重经济而忽视道德。K.沃尔伦德尔著的《康德和马克思:伦理社会主义纲要》(圣彼得堡我们的生活出版社1909年版)一书认为:“伦理学的空白”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不足,“伦理社会主义”则是以康德伦理学弥补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伦理空白”的真正社会主义。弗吉利亚斯·弗姆(Vergilius Ferm)主编了代表美国主流学术界思想的伦理学工具书《道德百科全书》,其中认为科学社会主义主要是经济和政治的变革理论而缺乏伦理因素,并由此断言:19世纪俄国知识分子中之所以普遍表现出对伦理学理论和道德实践问题的异常兴趣或“特别敏感”,是由于经典马克思主义体系中存在着“伦理学和认识论中的空白”。这些论点在东欧剧变之后为国际上以“民主社会主义”或“伦理社会主义”的名义取代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的普遍流行和发展做了舆论先导和理论铺垫。而近期直接或间接否定科学社会主义的观点则认为:当今中国改革实质是儒家资本主义(或变现的改良主义),或曰“共产—资本主义”(commun-capitalism),共产主义贯穿的“布朗基主义”式的革命、斗争、阶级理论都充斥着专制色彩而有悖于自由、民主和人道,因此对于社会主义建设,甚至改革开放时期的中国来说,没有任何真理性的普遍意义。这些认识不仅反映出对社会主义伦理思想历史超越性内涵本身的怀疑态度,还反映出对《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在当今时代的价值和意义的质疑。《宣言》是“一部科学洞见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经典著作,是一部充满斗争精神、批判精神、革命精神的经典著作,是一部秉持人民立场、为人民大众谋利益、为全人类谋解放的经典著作”。《宣言》作为第一个完整的科学社会主义纲领,其中毋庸置疑地体现着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基本精神和理论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伦理思想应当建立在更好地阐释和发展《宣言》基本思想的基础之上。

 

一、伦理思想的哲学前提和现实基础

 

  伦理思想的哲学前提和现实基础是《宣言》伦理学意蕴的首要方面,是其不同于欧洲传统宗教伦理思想和多数非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一个根本方面。《宣言》通过对历史的、辩证的唯物主义的恰当运用,深刻体现其伦理思想的哲学前提和现实基础,其核心要点之一就在于把关注的焦点落于现实的人、社会关系及社会结构三个层面,由此确立伦理思想的基础;由对资本主义造成的人的异化的解析,进展到探索人的解放、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从而建立道德的主体支柱;由对历史主义的理性考虑,结合社会发展、道德进步的尺度,进行理性和价值双重维度的考量,从而建立道德评价的根本标准。

  (一)道德价值基础——现实的人、社会关系及社会结构

  在历史唯物主义产生以前,一切宗教哲学和思辨哲学大都有系统的伦理学理论,不过他们对伦理问题的关注要么集中在神秘的天国(如基督教),要么局限在理性思辨领域(如康德、黑格尔),《宣言》立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两大发现(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剩余价值理论)所揭示的资本主义社会产生、发展的必然规律,将关注的理论焦点转向现实社会和物质生产,集中阐述了共产主义纲领,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伦理问题的理论基点。

  首先,《宣言》将现实的人和现实的社会关系作为伦理问题思考的前提。作为研究伦理问题的基点,有生命的现实的个人的存在是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个人对其他人、社会、自然的关系便成为伦理思考首先要考虑确认的事实。《宣言》出版前两年完成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如此论述现实的个人:“这里所说的个人不是他们自己或别人想象中的那种个人,而是现实中的个人,也就是说,这些个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因而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活动着的。”《宣言》开篇从现实个人和社会关系的分析,进入阶级考量和理论批判,以资本主义社会阶级关系的变革为支点,确立新的伦理思考的根本立足点和出发点。《宣言》的现实批判又是以历史主义为前提的,它对人和社会关系的探察深深植根于人类全部历史和精神文化世界之中,蕴含着一种具有远古渊源的人学传统的重叙和对现代性道德问题的全景性视观,体现出人道情怀、现代道德观、批判分析和理性包容态度之方法特色,因此能直达现代社会道德问题的视域极境。《宣言》鲜明地提出:“自由民和奴隶、贵族和平民、领主和农奴、行会师傅和帮工,一句话,压迫者和被压迫者,始终处于相互对立的地位,进行不断的、有时隐蔽有时公开的斗争。”分属于不同阶级的个人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以及彼此之间的相互关系、阶级对立关系,是基本的事实。进入资产阶级时代,“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敌对的阵营,分裂为两大相互直接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阶级的剥削代替了以往由各种幻想所掩盖的剥削,将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都变成了赤裸裸的、功利的,甚至是彻底的利用(利害)关系。无产者同其他任何货物一样沦为商品,成为资本统治下的劳动工具。随着工业的发展、资本家之间竞争的加剧以及商业危机的频发,阶级矛盾随之加剧,并逐渐上升为两个对立的阶级之间的矛盾。无产阶级追求公平、正义和自由,而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也随之成为历史的必然。《宣言》正是立足于这种对现实社会阶级关系的考察和批判,才奠定了有别于任何一种思想体系的共产主义伦理思想的前提。

  其次,《宣言》将在一定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基础上的社会结构作为考察伦理思想问题的基础。伦理思想以道德为思考和研究的基本对象,道德作为历史范畴,是现实的人的物质活动、生产关系的产物,人类历史上不存在永恒的不变的道德,人们不可能也不应该脱离现实的物质生活、生产关系来谈论道德问题。人类社会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道德首先是对社会存在基本关系的反映,如公平正义就是对现实的社会经济关系和评价社会主体利益之间关系的反映,“正义作为一种价值观念无非是物质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表述的也无非是对物质生产的反映”。因此对“道德”的考察必须建立在对社会物质生产活动深刻理解的基础之上。《宣言》英文版序言指出:“每一历史时代主要的经济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所赖以确立的基础,并且只有从这一基础出发,这一历史才能得到说明。”正因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交换方式是考察道德问题的根本依据,《宣言》从分析现实的社会关系出发,肯定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道德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具有革命意义的作用,但这并不意味着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道德就是善的化身,如《宣言》所说:“你们的观念本身是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和所有制关系的产物,正像你们的法不过是被奉为法律的你们这个阶级的意志一样,而这种意志的内容是由你们这个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来决定的。”资产阶级遵从自己的利益需求来建立资本主义的公平、自由,如果超越了私有制生产关系,那么这种公平、自由等道德就便变得具有欺骗性、虚幻性。所以,《宣言》表明马克思主义在考察道德问题时没有把公平、自由等道德问题看作永恒的价值观念,而是将其置于现实的物质生产活动之中,既分析其存在的基础,也揭示其灭亡的条件。社会主义作为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是人类超越于资本主义的更高阶段的社会发展阶段,在《宣言》的唯物主义历史观视野里,资本主义社会里“压迫阶级和被压迫阶级的对立”及其矛盾运动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发展的矛盾运动的体现,其公平、自由等道德也是这种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体现,这种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被新的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所取代,就产生了社会主义的公平、自由等道德。马克思主义通过对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发展的矛盾运动的现实批判和分析,建立了新的共产主义道德的基础。

  (二)道德主体支柱——从异化的人到全面解放的人

  人的本质观是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或伦理学理论的一个根本,《宣言》批判传统哲学、宗教关于人的抽象性、超阶级性和神秘色彩,宣告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观的形成。马克思主义思想发展表明,人的本质的形成在先天自然基础上更具有后天社会性、实践性和历史性,道德是人的道德,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是道德的主体性的支柱。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包括阶级关系)的总和。《宣言》立足于探求人的解放、人的发展,批判地分析了德国社会主义自以为代表的超阶级的人本观,它“全然不属于现实,而只属于哲学幻想的云雾的天空”;“它必然呈现为关于真正的社会、关于实现人的本质的无谓玄想”。现实的人,首先是“自然存在物”,实践劳动使动物的自然属性上升为人的自然属性,使人与自然建立起内在联系,劳动实践又使人自觉地把这种内在联系变为更具人性化、复杂性的社会关系。

  《宣言》在批判资产阶级人本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基础上,从具体实践活动中理解人的本质属性,特别剖析并肯定了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类蕴藏着的各方面潜力曾得到空前的发挥。资产阶级第一个证明了人的活动能力能产生巨大力量,但人的自然属性只为资本服务,“对工人阶级来说,性别和年龄的差别再没有什么社会意义了。他们都只是劳动工具,不过因为年龄和性别的不同而需要不同的费用罢了”;人发展成为受资本获利逻辑操纵的获利工具,资本带来剩余价值,“资本具有独立性和个性,而活动着的个人却没有独立性和个性”。人的实体存在与人的本质相分离,使人本身变成了只是商品生产的工具,成为原子化和非人性化的存在,肉体备受不自由、不公平的劳动折磨和生产压制。社会性是人的根本特性,劳动实践使人成为群体和类的存在物,使人生活于一个共同体并嵌入一定的社会关系。人们的意识观念随着物质生活条件和社会关系的改变而改变,而资产阶级从封建社会处于被剥削压迫状态逐渐争得独占的统治权,是生产方式与交换方式一系列变革的产物,然而资本主义又使一切社会关系都淹没在了无情冷漠的金钱利益关系之中,无产者在经济上受剥削、政治上受压迫,由此掩盖了自由、公平作为资产阶级道德的虚幻性。

  阶级性是阶级社会人的重要本质性特征和基本存在形式。《宣言》指出:“从来一切社会的历史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资本家在生产中占有一种纯粹的个人地位、社会地位,工人失去了独立性和个性,阶级性是个人发展的枷锁。资本主义本质影响人的发展存在很大的局限,人的自由的获得是“普遍物化”和“全面异化”的过程,人与人之间以物作为媒介形成全面的依赖关系。在“物的依赖关系”阶段,人的异化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这种异化本质作为人的本性的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必然经历的特殊阶段。痴迷于资本的资产阶级同样被物化,成为十足的拜物教,私人利益只能由社会所设定的条件且凭借社会所提供的手段来达成。这样通过暗含于阶级关系、生产方式、生产关系中的异化劳动分析,《宣言》就揭示了所有者与劳动者之间的剥削与被剥削关系,揭示了生产关系的对抗性导致了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根本对立。人的本质遭遇现实人的异化,自由的实现就表现为人的全面解放,人的全面解放既意味着彻底扬弃人的异化,从而否定产生这种异化的社会条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私有财产是劳动异化的产物,在劳动与资本的对立中发展,当这种对立达到极限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就必然走向被取代的结局,资本主义道德就必然走向覆灭。

  (三)道德评价标准——理性尺度和价值尺度

  对资本主义制度、道德及其作用展开评判和断定,既需要一种合乎历史的尺度,也需要一种合乎道德发展和社会进步规律的标准。《宣言》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世界观和方法论,形成了有别于传统哲学的道德标准,此标准从根本上体现了历史主义的理性尺度、人的解放和发展的道义尺度的双重维度。人的存在本身所固有的悖论,是“双重尺度”的原初根据,它以严格的事实为依据进行科学的理论分析,在进行事实判断的同时带有价值判断,在理性批判的基础上带有道义批判,它以是否合乎生产力的发展、历史进步和人的解放为内容的最大公无私的无产阶级的道德价值观,对资本主义进行了实事求是的理性评判。

  首先,《宣言》以历史主义的理性尺度评判了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的作用,赋予它以历史正当性和一定的合法性。《宣言》首先肯定“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过去哪一个世纪能够料想到有这样的生产力潜伏在社会劳动里呢?”正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创造的生产力,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从农奴制、封建制进入新时代。对于资产阶级的革命性而言,“资产阶级除非对生产工具,从而对生产关系,从而对全部社会关系不断地进行革命,否则就不能生存下去。反之,原封不动地保持旧的生产方式,却是过去的一切工业阶级生存的首要条件。生产的不断变革,一切社会状况不停的动荡,永远的不安定和变动,这就是资产阶级时代不同于过去一切时代的地方”。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也曾申明,“现代工业从来不把某一生产过程的现存形式看成和当作最后的形式。因此,现代工业的技术基础是革命的,而所有以往的生产方式的技术基础本质上是保守的”。作为资本主义制度之物质技术基础的现代工业具有自我超越能力,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的革命性的历史后果就是开辟了“世界历史”。

  其次,《宣言》用人的解放和发展的价值尺度,对资本主义社会的道德虚伪和不正义进行了道义批评。资产阶级建立了有别于旧的封建主统治的新关系、新价值,又摧毁了合乎人的解放和发展的伦理关系,它取得统治的一切地方“把一切封建的、宗法的和田园诗般的关系都破坏了”,“无情地斩断了把人们束缚于天然首长的形形色色的封建羁绊,它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它把宗教的虔诚、骑士的热诚、小市民的伤感这些情感的神圣激发,淹没在利己主义打算的冰水之中。它把人的尊严变成了交换价值,用一种没有良心的贸易自由代替了无数特许的和自力挣得的自由。总而言之,它用公开的、无耻的、直接的、露骨的剥削代替了由宗教幻想和政治幻想掩盖着的剥削。资产阶级抹去了一切向来受人尊崇和令人敬畏的职业的灵光。它把医生、诗人和学者变成了它出钱招雇的雇佣劳动者”。以人的解放和道德发展的双重尺度衡量,资本主义的局限性尤其是其所造成的社会不道德、人际关系的扭曲、伦理制度的不正义,就是以少数资本寡头、金融寡头实行垄断统治,使资产者阶级享有支配、剥削无产者阶级的绝对权,从而造成人性异化以及人的商品化、物化、非人道,这构成了《宣言》予以道义谴责的基础。因此需要以使人摆脱剥削和不公正对待,使人性脱离异化、走向解放和全面发展的新尺度重新评判和校正。

  理性尺度和价值尺度是两种基本的伦理评价尺度,理性尺度是以是否促进生产力发展为标准的尺度,价值尺度是以道德善恶、情感为标准的尺度。《宣言》贯穿的价值评价尺度充溢着理性精神,同浪漫主义式的道德谴责、道德义愤有着原则的区别,如马克思在《道德化的批评和批评化的道德》一文中指出:“财产问题……不能归结为……简单的良心问题和关于公平的词句。”理性尺度和价值尺度的结合,自然反对从纯粹道德立场出发去看待并评价历史的“批评化的道德家和道德化的批评家”,马克思称这些人为“田园诗人”,即沉溺于田园牧歌式浪漫想象中的感伤家。《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版序言说:“我决不用玫瑰色描绘资本家和地主的面貌。不过这里涉及的人,只是经济范畴的人格化,是一定的阶级关系和利益的承担者。我的观点是: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不管个人在主观上怎样超脱各种关系,他在社会意义上总是这些关系的产物。同其他任何观点比起来,我的观点是更不能要个人对这些关系负责的。”资本家靠榨取剩余价值、剥削他人赚取利润,并视其为天然符合正当、顺应自然、合乎道德的。经济关系上具有一定的历史合理性,但也无疑具有反人性、反道德性质,这是历史本身所提供的条件和社会阶级结构导致的结果,解决问题的根本决不在于个人道德觉悟的改进,而在于通过生产方式、交换关系的变化,实现社会制度层面的革命性变革。正如某些学者所言:“马克思之所以从理性和价值的维度去考量人类历史,绝非出于自己的任性或偏好。相反,它们本身就植根于人的存在的悖论性质的历史的展开当中。首先是历史本身由人类学存在论悖论所决定的双重属性即合规律性(必然)与合目的性(应然)无使历史的和道德的考量具有合法性;其次是马克思立足于人的存在本身所固有的悖论,发现了与之相对应的双重尺度的原初根据。”可见,马克思不是把外在于历史的尺度从历史之外强加给历史,相反,他是把从人的存在的独特性质及其历史的展现中内在地引申出来的规定,归还给历史本身,从而建立起道德评价的可靠准绳。

 

二、伦理思想的核心价值和道德原则

 

  核心价值和道德原则是《宣言》伦理学内涵的本质表达,《宣言》通过批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资产阶级的基本价值观,从具体的历史的相统一、价值判断与事实判断相统一、生产与分配相统一的角度,抽绎出无产阶级的平等、自由、正义等核心价值观,以及以共产主义、集体主义和人道主义为核心内容的道德原则系统,并隐含地分析了这些价值和原则的实现途径。

  (一)核心价值——平等、正义、自由

  首先,《宣言》全面分析和批判了资产阶级的政治价值意识形态并提出无产阶级的平等、自由、正义等核心价值观。马克思以前存在的喧嚣一时、五花八门的社会主义,其根本的缺陷在于如列宁所说的:“它们不懂得历史运动的唯物主义原理,不能分别说明资本主义社会中每个阶级的作用和意义,并且用各种貌似社会主义的关于‘人民’、‘正义’、‘权利’等等的词句来掩盖各种民主变革的资产阶级实质。”在马克思主义关于资产阶级的政治价值意识形态的批判中,平等是正义的表现,马克思讨论平等等问题不同于以往各种哲学,以至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欧美学者如罗伯特·塔克尔和艾伦·伍德等人在关于马克思的正义思想如何进行阐释的讨论中,曾提出马克思的“著作中找不到任何清楚地阐述过积极的权利或正义思想的真正努力”这样的观点。

  从《宣言》历史唯物主义视野来看,资产阶级以其政治价值意识形态为顶层结构,其主要内容概而言之就是以抽象人性论为基础,以平等、正义、自由为核心,以维护私有制为原则,以实现资产阶级标榜的永恒正义和至善为理想。《宣言》从阶级专政的现实出发,正视“压迫者和被压迫者,始终处于相互对立的地位,进行不断的、有时隐蔽有时公开的斗争”的现代经济关系,指出资产阶级的学说掩盖了私有制、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造成的不平等、不正义、不自由,其理论中的永恒平等、正义、自由,实则是建立在现实的不平等、不正义的基础之上。公平、正义、自由是以物质生产为基础的,对现实的社会经济关系和评价社会主体利益之间关系的反映,尤其是“正义作为一种价值观念和意识形式无非是“现实的、从事活动的人们”的物质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表述的也无非是对物质生产的反映”。任何经济制度都包含一种阶级关系制约的利益格局的安排。平等、正义、自由所反映的内容,既表现为对特定经济制度的适应,也表现为对特定的利益格局的呼唤。因此,平等、正义、自由从其产生和内容上来说,都具有从属性和派生性,而不是与生俱来的价值观念。公平、正义、自由与否,总是限于某个特定的历史时期,不可能也不应该脱离现实的物质生活。恩格斯在1888年英文版《宣言》的序言中指出:“每一历史时代主要的经济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所赖以确立的基础,并且只有从这一基础出发,这一历史才能得到说明。”现实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是考察公平、正义、自由问题的基础和依据,资产阶级从私有制下的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出发、根据自身利益需求来认识社会、评判世界,他们要求的公平、正义、自由在私有制生产关系范围内主要是公平买卖、自由贸易、维护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正义、保护资产阶级统治和资本家特权不受限制和阻碍的自由。公平、正义、自由的实质是在资本主义社会框架内对资本家统治阶级对自身利益的一种表达。正如《宣言》所指出的:“你们的观念本身是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和所有制关系的产物,正像你们的法不过是被奉为法律的你们这个阶级的意志一样,而这种意志的内容是由你们这个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来决定的。”公平、正义、自由是现实的物质生产活动基础上的私有制关系的反映。当现代文明中的资产阶级和私有制关系无法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当它们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障碍,当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资本家阶级在失去赖以生产和占有产品的基础的时候,他们就会失去其论证公平、正义、自由的基础。这个时候也就是诞生无产阶级和社会主义的公平、正义、自由的时候。

  其次,平等、正义、自由观念在人类社会实现消灭私有制、消除阶级差别和消灭剥削的过程中,逐步成为体现大多数人乃至全人类的核心价值观念和利益表达方式。平等是在劳动者(包括一切自食其力者)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人与人之间在人身、政治、经济上权利的公平;正义首先是在制度正当基础上,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享有、平等发展的权利;自由则是克服了生产关系带来的片面性基础上,发挥人的生产劳动及各方面自觉性、积极性、能动性,从而实现个体的全面发展。马克思充分认识到平等、正义、自由问题在实践上和理论上的复杂性,在实践上每个阶级都在讲平等、正义、自由,而且都把自己的平等、正义、自由说成全社会的平等、正义、自由。平等、正义、自由具有阶级性,在现实的社会运动中追求的是阶级的平等、正义、自由,即消灭阶级差别的平等、正义、自由。在理论上马克思主义不是把平等、正义、自由看作永恒真理和最高原则,而是把平等、正义、自由置于具体的历史关系之中,分析平等、正义、自由问题的经济事实,从人类历史发展和社会结构变迁的视角批判地认识平等、正义、自由问题,以建立超越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平等、正义、自由。

  从《宣言》的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来说,对平等、正义、自由等核心价值的分析,可以归纳出三个重要的方法论维度,即具体的历史的相统一的平等、正义、自由,价值判断与事实判断相统一的平等、正义、自由,生产与分配相统一的平等、正义、自由。具体的历史的相统一的平等、正义、自由,体现的是《宣言》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价值判断与事实判断相统一的平等、正义、自由,是《宣言》关于平等、正义、自由思想的鲜明特征;生产与分配相统一的平等、正义、自由,是《宣言》关于平等、正义、自由思想的核心。这三个维度使《宣言》科学地建构了平等、正义、自由思想的基本内容。

  《宣言》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思想和行动相统一的典范,在平等、正义、自由作为核心价值方面也是如此,“思”和“行”水乳交融,达到了高度的一致。《宣言》表明无产阶级使整个社会摆脱任何剥削、压迫以及阶级划分和阶级斗争,同他使自己从资本的剥削、统治下解放出来,并通过发展生产力、进行社会改造,逐步达到消灭阶级对立和阶级本身的存在条件,这两个过程是协调的、一致的。这个过程恰是实现更高阶段乃至共产主义社会的真正平等、公正、自由的基本途径。无产阶级作为新的生产力的代表、共产党作为无产阶级的先锋队,是实现平等、正义、自由等核心价值的重要实践主体或核心力量。《宣言》充满了对共产主义道德核心价值的肯定,正面阐明了以公平、正义、自由为核心价值内容的建立,在于消灭私有制,改造剥削与被剥削、压迫与受压迫的人际关系,建立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

  (二)道德原则系统——共产主义、集体主义和人道主义

  人类社会道德发展在历史唯物主义视野里,表现为在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趋势中体现出共产主义、集体主义、人道主义等多重结构和复杂层次,其最高层次是推翻私有制、始终忠于并努力实践大公无私或天下为公的理想信念,这是共产主义道德最根本的原则;其次是集体主义层次,这是在建设社会主义、走向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过程中,正确处理公、私(或个人、集体、社会利益)关系的原则,是从属于第一层次原则的现实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再次是人道主义层次,这是在一般意义上将人(任何人)当作/看作人,以人的方式对待人,从而排除人的奴役或非人化、将人物化的原则,是从属于以上两条原则并且是对以上两条原则补充的第三原则,同时也是共产主义道德基本原则的基本层次。

  共产主义者奉行无私奉献、一心为公的道德,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价值追求,这既是《宣言》宣示的最高政治原则,也是它要求人类社会发展最终要实践的道德原则,又是在现实社会主义建设中要求先进分子、部分有崇高道德觉悟者身体力行的基本道德原则。共产主义道德在总体上是从无产阶级的整体利益中引申出来的,是适应于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经济形态的,以忠于共产主义事业的集体主义为其根本原则的一种新型的社会道德体系。正如列宁所总结的:“在共产主义者看来,全部道德就在于这种团结一致的纪律和反对剥削者的自觉的群众斗争。”“共产主义道德是为这个斗争服务的道德,它把劳动者团结起来反对一切剥削,反对一切小私有制,因为小私有制把全社会的劳动所创造的成果交给了个人……”作为共产主义者就不能有只顾自己不顾别人的心理和情绪,并认为“旧社会依据的原则是:不是你掠夺别人,就是别人掠夺你;不是你给别人做工,就是别人给你做工;你不是奴隶主,就是奴隶。可见,凡是在这个社会里教养出来的人,可以说从吃母亲奶的时候起就接受了这种心理、习惯和观点——不是奴隶主,就是奴隶,或者是小私有者、小职员、小官吏、知识分子,总之,是一个只关心自己而不顾别人的人”,为此“既然我种我的地,别人的事就与我无关;别人要是挨饿,那更好,我可以提高价格卖出我的粮食。如果我有了一个医生、工程师、教员或职员的小职位,那么别人的事也与我无关。也许,只要我讨好、巴结有权势的人,就不仅能保住我的小职位,还可以爬到资产者的地位上去”,所以要进行“新的共产主义的教育,反对剥削者的教育,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反对利己主义者和小私有者,反对‘我赚我的钱,其他一切都与我无关’的心理和习惯的教育”。同时“将努力消灭‘人人为自己,上帝为大家’这个可诅咒的准则”,“努力把‘大家为一人,一人为大家’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准则渗透到群众的意识中去,渗透到他们的习惯中去,渗透到他们的生活常规中去”。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受到旧社会的思想影响,他们必须在为共产主义而斗争的实践中改造自己以提高自己的共产主义觉悟,由此规定了推行共产主义道德教育的艰巨任务。

  集体主义是共产主义道德的一项基本原则,《宣言》一直强调以集体主义来凝聚、团结社会进步的道德力量,如在关于“资产者和无产者”部分强调:工人斗争从“单个”“分散”到“结合成更大的集体”,从而“越来越感觉到自己的力量”,“机器使劳动的差别越来越小,使工资几乎到处都降到同样低的水平,因而无产阶级内部的利益、生活状况也越来越趋于一致……工人开始成立反对资产者的同盟”;在关于“无产者和共产党人”部分如此描述:共产党人有着“共同的不分民族的利益”等等。这些观点就体现了一种无产阶级集体主义的观念。消灭了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自由人联合体”,提供一个真正为人的生存环境,其中“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其寓意在于:在共同发展的集体中,只有每个人充分发挥他的才能和力量,才能证明社会的前进已经达到了保护个人利益的文明程度。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全面分析了“虚假的集体”和“真实的集体”的概念,并指出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之上的社会主义是一个完整的集体统一体,是一个真正的集体。只有社会上所有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各种不同集体,以及不同个人之间能够平等互助地合作,才能建立起这种集体的平等关系。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原则之根本在于正确处理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国家利益、社会利益体现着个人根本的、长远的利益,是集体所有成员共同利益的统一;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并促进、保障和有利于个人正当利益的实现,使个人的才能、价值得到充分发挥。这是集体主义思想的本质和真实内容。

  人道主义是“用人道的方法”来“对待一切人”的原则,《宣言》贯穿着“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摇旗呐喊,无产阶级及其先锋队代表了“绝大多数人”,因此“为绝大多数人”体现了一种超越历史上一切人本主义的最真实的人道主义。这无疑是在强调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在人的主动性的基础上,对占人口绝大多数人的道德主体地位的肯定,在伦理学上体现了一种对人道主义原则的追求和坚守。《宣言》对资本主义社会人的境况予以深切的关怀,肯定与推崇人道主义并把这一原则确立为共产主义道德体系中的一条重要原则。《宣言》认为工人阶级在资本主义现代化大工业生产中受到了极大的压迫和不公的待遇,资产阶级时代的一个鲜明特点是:“它使阶级对立简单化了。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敌对的阵营,分裂为两大相互直接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宣言》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怀着对工人阶级的悲惨境况的悲悯与关怀,将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诉求,理直气壮地展现在《宣言》当中。劳动者的悲惨不仅体现在生产、生活的困境中,更体现在被资本异化的人的存在的整个过程和各个方面。工人为了生存而出卖劳动力给资本家,劳动力不成为自己,且构成使自己痛苦的力量,由此形成了第一层次的异化,即劳动者与自己的劳动产品相分离和对立。劳动者重复着日复一日的工作,“无产者的劳动已经失去了任何独立的性质,因而对工人也失去了任何吸引力”,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不能体会到劳动带来的幸福感和愉悦感,相反却感到压抑、否定和更大的剥夺,劳动者与劳动过程相对立导致第二层次异化的产生。劳动成果的剥夺,劳动过程的苦楚,劳动者对劳动开始产生厌恶与抵触,而与将劳动视为自由自觉活动的人的类本质产生对立,这是第三层次的异化。最后,在剥削与被剥削、压迫与被压迫的关系中,劳动者不仅仅与资本家阶级产生对立,而且在生存压力之下,工人阶级内部也出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异化——视他人为手段、相互凌驾和不信任、利害冲突等。这样人与人之间的异化作为第四层次的异化,达到了异化的最深层,而如何反对甚至彻底消除异化,从而引导工人阶级脱离苦海、实现解放,答案似乎也就蕴含其中了。

  人道主义原则通过《资本论》(马克思曾推荐《宣言》和《哲学的贫困》作为阅读《资本论》的入门读物)批判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人的本质性、人际关系被异化为物的现象而被更为深刻地揭示出来。资本主义社会里人自身所具有的本质和力量表现为并被人自己归结为商品物本身具有的本质和力量(这与宗教现象相类似),“在那里,人脑的产物表现为赋有生命的、彼此发生关系并同人发生关系的独立存在的东西。在商品世界里,人手的产物也是这样。我把这叫作拜物教”。商品拜物教就是社会关系的物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由于处于特定的生产关系结构中而不得不采取物的形式、物与物之间关系的形式,而物、物与物之间的关系是作为现象的客观实存。这就是“商品世界具有的拜物教性质或劳动的社会规定所具有的物的外观”。劳动的社会规定的物,作为真实存在的现象反映着商品拜物教的社会存在内涵。商品世界的拜物教性质,“这只是人们自己的一定的社会关系,但它在人们面前采取了物与物的关系的虚幻形式”。马克思把拜物教与拜上帝教、商品世界与宗教世界、人手的产物与人脑的产物对应,是说无论是商品物还是“上帝”,实际上都是人的创造物,都体现着人与人的关系及其本质力量;商品世界的拜物教性质并不是商品物本身具有的自然属性,而只是特定社会关系、生产关系的产物。不难看出,《宣言》及《资本论》在对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进行理性分析的同时,也渗透着对于劳动者深切的同情与高度的关怀,在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交换关系、人际关系批判的背后,更蕴含着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原则对于每一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这个终极目标的锲而不舍的追求。

 

三、伦理思想的实践方式和发展道路

 

  伦理思想的实践方式和发展道路在一定意义上也就是道德实践方式和发展道路,其谋划是否科学合理,在一定意义上决定或影响着伦理思想的核心价值、道德原则及其基本理念和信念的落实。或者说伦理思想基本理论内蕴的核心价值、道德原则及其理想信念的实现,归根结底需要经特定的道德实践方式和道德发展道路之有效谋划,以取得最终预想的必然结果。《宣言》以实践为本体,在理论上把解释世界、改造世界与完善世界统一起来,在实践上把消灭私有制度与实现人的解放结合起来、把人类道德文化的继承借鉴和创造革新以及与时俱进统一起来,通过灭“私”(私有制和私有观念)兴“公”(公有制和世界大同)和走克服片面、发展全面的道路,以落实伦理思想的基本理论内蕴的核心价值、道德原则及其理想信念。

  (一)道德实践之根本取向——解释世界、改造世界与完善世界相统一

  “实践”是马克思主义承接古希腊以来的欧洲“实践智慧”传统思想又有别于当时主流哲学的一个基本观点,马克思早在《费尔巴哈提纲》中就用“哲学家们过去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一语断然表达了对以“实践”为本位的重视和强调,而《宣言》则涵括了马克思以“实践”联动“解释世界”和“改变世界”的通贯性诉求,体现了具有深厚人文情怀、强大思想动能的历史唯物主义者不只是激浊扬清、创新观念的巨人,更是具有求实精神和行动关切的实干家。“实践智慧”在欧洲传统里被界定为以实践自身为目的的政治或道德活动,它关注可变事物,保持中道以追求至善(如亚里士多德);或更多体现为以伦理领域里善和恶的客体为关注对象的实践理性(如康德),这都倾向于思辨的抽象性和伦理活动的精神性向度。马克思与上述思想的相同之处就在于都诉诸实践合理性的探寻,而不同之处则在于:基于“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一唯物论前提,马克思把“实践”确立为历史唯物主义伦理思想尤其是其价值观的一个重要范畴,并采取最大多数人民(无产阶级)的立场,从实用取向的外在实践,转向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并举的实践智慧及其内在规定性的探求,即从实用理性走向实践智慧。如此一来,“实践”就在道德的意义上和伦理体系的视阈里,成为体现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不同于传统伦理学的一个根本概念。

  《宣言》随处可见对“实践”的重视,尤其是七篇序言在共产主义思想的实现和发展方面,尤为突出地体现了坚持解释世界和改造世界相统一的实践方式方法及其内在规定性,其中既注重强调坚持《宣言》基本原理的坚定性、一贯性和原则性,同时又强调对这些原理的运用须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的时代性、变通性和灵活性,表明包括共产主义道德在内的共产主义原理对实践的依赖性。实践的决定性由此义无反顾地承诺了任何说教或美妙的理论预设,如果脱离人民、脱离实干,都无法为现实提供有效的行动规划,正如《宣言》所说:“无论如何,共产主义社会中的人们自己会决定,是否应当为此采取某种措施,在什么时候,用什么办法,以及究竟是什么样的措施。我不认为自己有向他们提出这方面的建议和劝导的使命。”我们没有“提出这方面的建议和劝导的使命”,根本原因就在于关于共产主义高层次阶段未来发展的构想,无论如何也不可能离开人民无穷尽的探索,离不开当时的实践。《宣言》的独特性还在于在解释世界的基础上坚持改造世界和完善世界的有机统一,其倡导的实践智慧是以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对待人与世界关系的智慧,是实现“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相统一的智慧,也就是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现实探索与无限努力相统一的智慧。因此,《宣言》的伦理思想是一种关乎实践的理论智慧,更是一种包含理论的实践智慧。革命性的实践既包括理论上创立科学社会主义以指导社会主义运动,也包括具体实践当中参与并领导工人阶级运动,理论实践上的建树自不待言,具体革命实践也异常丰富和相当深入。进而言之,作为《宣言》“道德实践之根本取向”的“实践”内涵,还须从如下方面深刻理解:

  首先,《宣言》以世界历史观为基点强调历史意识,坚持与时俱进,注重发挥人民群众以及共产党先锋队组织作为实践主体的积极能动作用。《宣言》是历史的产物、历史的文件,有它本身的经历,它的宣传和被接受也有个历史的过程。《宣言》反映了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所贯穿的历史进程中变与不变的实践逻辑,既注重与时俱进又坚守基本原理。1872年德文版《宣言》的序言指出当中提出的一些具体革命措施已不适应新的历史形势的发展、不合时宜了,但其中又坚定地指出“不管最近25年来的情况发生了多大的变化,这个《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共产党人无论在实践方面,还是在理论方面都是工人先进性的代表,其最近目的就是“使无产阶级形成为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由无产阶级夺取政权”。这里显示出重视历史实践主体的积极能动作用。

  其次,《宣言》顺应资本全球化形势倡导革命力量的实际联合与整体协作。《宣言》发出“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这一深彻人心的号召,同时认为“联合的行动,至少是各文明国家的联合的行动,是无产阶级获得解放的首要的条件之一”。“联合”“行动”“解放”等是实践特殊内涵的具体规制,其他如“运动”“斗争”“批判”“推翻”“反对”“劳动”“生产”等亦是实践内涵重要而具体的表达方式,其主体涵盖个体、集体、文明、阶级以及族群整体等。各民族为达到共同目的而必须实行的和睦的与自觉的、真诚的合作,其前提是每个民族自己完全当家作主,并实际地联合成为一支对抗资产阶级的大军。“劳动的解放既不是一个地方的问题,也不是一个国家的问题,而是涉及存在现代社会的一切国家的社会问题,它的解决有赖于最先进各国在实践上和理论上的合作……”这说明以实践为根本和支点,马克思主义者既要满怀信念做好长期奋斗的准备,也要积极参与到改变世界的活动当中,以全球化视阈和行动号召来实现多元力量的联合,一起参与到推翻私有制的社会革命当中。

  最后,《宣言》坚持深入的批判与自我批判,主张欲创造新世界必批判旧世界,批判既有对外在的他者的批判,又有对内在的自我的批判;创造亦有外在的创造和内在的创新。《宣言》的批判是有原则性的批判,这个原则是对基本原理的坚持,体现了实践智慧的开放视野和革命的特色。《宣言》批判了资本家阶级的冷酷无情和残忍剥削,揭露了资本主义自我异化以及经济、政治危机的实质,指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并从辩证法走向实践智慧,批判了各种反动的、保守的和空想思想。外在批判与自觉的自我批判是内在关联的,《宣言》及七篇序言充分展现了马克思、恩格斯实践智慧在历史、空间和批判三个维度的深度意蕴,有利于我们超越对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强调,并摒弃对外部实践的过分关注,从而实现实践主体、辩证法和历史情境的有机统一。“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如乔纳森·沃尔夫所言,最重要的正是马克思自己为我们提供了批判现行社会最犀利的武器,使用辩证法是为了更深入地透析和批判现存社会,从而敏锐地发现革命性的力量,以便担当起时代变革的伟大使命。可见,《宣言》不仅蕴含着道德实践之根本取向或根本方法,同时也蕴含着如何使人类彻底解放的道德智慧。

  (二)道德实践之社会革命——消灭私有制度与实现人的解放

  《宣言》及其多篇序言与时俱进地重视具体措施的改进、捕捉最新的文献资料,同时自始至终坚定地持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始终保持高度的理论自觉和透彻的革命理性。实践智慧的历史和空间维度要求实践对深处其间的历史情境有着明晰的认识,正如马克思所说:“在将来某个特定的时刻应该做些什么,应该马上做些什么,这当然完全取决于人们将不得不在其中活动的那个既定的历史环境。”而实践智慧的批判维度,要求实践主体的实践活动在遵循历史环境的特殊性的同时,也要和现实保持一定的距离,甚至要通过实践主体积极有为地推动历史的发展,这样子我们才能理解《宣言》蕴含的共产主义运动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和变革作用,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实践智慧赋予了辩证法以革命的伦理内涵,并把消灭私有制度与实现人的解放厘定为道德实践之社会革命的关键任务。

  消灭私有制度、实现人的解放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具有理论和实践上的同步性。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在资本主义社会开始实践共产主义需要加强社会革命,就是《宣言》提出的实现共产主义、促进人和社会协调发展的措施要以社会革命开辟出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现实路径。其中不仅包括实现土地全部归国家所有,提高所得税,增收遗产继承税,提高生产效率,为社会发展、社会福利奠定充足物质基础;还包括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推进教育事业,提高全民素质;甚至还包括扩大全世界交往与社会流动,提高劳动效率,重视科学技术等等。实践基础上“消灭分工”“消灭私有制”的历史活动伴随着社会革命,这些都是阶级社会里实践共产主义道德的根本方式和方法。

  革命性的变革是撬动历史前进、道德进步的杠杆,其中包括对流传下来的各种传统伦理关系的变动和改造,这一点也是《宣言》革命范畴题中应有之义,而其要点自然也渗透在共产主义思想的方方面面。其中首先包括传统家庭关系的变革。现代的、资产阶级的家庭是“建筑在资本上面,建筑在私人发财上面的”,打破资产阶级的家庭关系并树立新的家庭观念也是建立新道德的必然条件,因此马克思虽然生活在资本主义社会,处于利己主义盛行的时代,却拥有倾家荡产、投身革命洪流,甘愿过贫困生活,不畏做传统家庭的叛逆。其次,变革旧的工作合作和经济关系。人的解放要求无产阶级进行兄弟般的合作,因此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尤其是处理私人关系时应努力使人人都遵循“应该遵循的那种简单的道德和正义的准则”。马克思的社会交往把革命友谊放在首位,所以他对待朋友总是忠实坦白、推诚相见、和蔼可亲,相互间充满无微不至的关怀。马克思曾热情帮助“正义者同盟”的盟员抛弃封建行帮的自私自利、宗派主义和江湖义气之旧俗,和恩格斯以“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里”的革命口号代替“人人皆兄弟”的旧口号,以改组“正义者同盟”。建立在为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共产主义事业而共同奋斗的基础上的友谊和合作关系,同维护共产主义道德的准则无疑是一致的。再次,变革图名谋利、自私至上之德性。共产主义是全世界无产阶级获得解放、人类进步的事业,共产主义者需要贡献毕生精力,特殊情况下甚至需要牺牲个人地位、财产和家庭安宁,因此要求“有幸能够致力于科学研究的人,首先应该拿自己的学识为人类服务”。不图名利、忘我地为人类工作,这是马克思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抵制资产阶级唯利是图、好逸恶劳传统观念的表现,也体现了他殚精竭虑,致力于树立无产阶级世界观的不懈追求。最后,彻底变革旧环境、旧习惯和旧风气。“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过程是一致的,并且“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实践并实现共产主义道德需要毕生的追求,更需要脚踏实地地付诸努力,这是《宣言》所讲的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本质性所在。人们在改变客观世界、改变环境的同时也改变着人的思想、习惯、信念和社会风习,而改变了的人则会通过革命实践去更深化地改造社会、改造环境。共产主义者并不主张过苦行僧的生活,但环境逼迫、经济贫困、生活困难会考验共产主义者。共产主义者是在一定的环境中生活着的革命者,也是在生活环境、革命活动中通过不断地改造自己,改变旧环境、旧习惯和旧风气,不断坚定革命信念的普通人。这不仅是在一般意义上体现道德实践之社会革命的批判、改造与创新活动,在最广泛意义上,也是消灭私有制度与实现人的解放的循序渐进的活动。

  (三)道德实践之文化传承——继承借鉴和与时俱进

  传统文化(包括封建的、资本主义的道德文化)之批判与继承、转化与发展,也是贯穿《宣言》的基本思想和道德实践方法。马克思指出:“新思潮的优点又恰恰在于我们不想教条地预期未来,而只是想通过批判旧世界发现新世界。”《宣言》提出两个著名的“最彻底的决裂”,即“共产主义革命就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毫不奇怪,它在自己的发展进程中要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中文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卷中对这两个“最彻底的决裂”的译文,是按照“ueberlieferten”的基本含义译出来的:“共产主义革命就是要最坚决地打破过去传下来的所有制关系;所以,毫不奇怪,它在自己的发展进程中要最坚决地打破过去传下来的各种观念。”这里把原文中的“ueberliefterten”译为“过去传下来的”,是切合其基本含义的,如简化成“流传下来的”则不嫌冗长。因此,马克思的这段话应译为:“共产主义革命就是同流传下来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毫不奇怪,它在自己的发展进程中要同流传下来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ueberliefterten”这个分词化的形容词应当译为其基本含义“流传下来的”,而不应当译为其引申含义“传统的”。

  依据马克思对传统观念赖以存在的基础的认识,当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不能继续推动生产力发展的时候,共产主义革命应同资本主义私有制和维护这种私有制的私有观念进行彻底决裂。马克思主义反对极少数资本家占有由大众劳动积累起来的资本,要求改变资本的占有形式,而不是彻底反对市场和资本;马克思主义反对的是当资本主义私有制成为生产力的阻碍时,仍然无视基本的历史事实,而一味维护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狭隘观念;马克思主义主张和资本主义所宣扬的拜金主义、利己主义、享乐主义等观念进行彻底的决裂,当然也包括同封建的传统观念如专制主义、特权主义、官僚主义等进行最彻底的决裂。

  《宣言》的两个“最彻底的决裂”蕴涵的是辩证对待、继承发展前人思想,以及全面把握所有制和与其相适应的观念之间的关系等真知灼见。不仅《宣言》本身如此,甚至从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整体发展来看,无论是博士论文的写作,还是《哲学的贫困》的撰写,无论是对国民经济学著作的解读,还是对人类学著作的评论,马克思的研究都涉及对前人理论和对传统伦理观念持有的既批判又继承的态度。尤其是《资本论》的写作,其前后花了40多年心血,研读了1000多种相关的著作,充分表明马克思是人类整个伦理文化传统的自觉批判者、继承者和发展者。

  (四)道德发展道路和境界——灭“私”兴“公”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宣言》的道德发展道路和境界的思想,内蕴于共产主义道德实践的阶段论之中。共产主义道德实践之起初阶段,在于作为被统治时期的共产主义道德,是共产主义道德产生、形成和作为无产阶级革命精神武器和行为规范的阶段,其基本任务是为推翻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政权服务;第二个阶段,在于作为统治阶级或领导阶级时期的共产主义道德,是共产主义道德普遍发展、逐步在全社会取得领导和支配地位的阶段,其基本任务在于获得国家政权的支持、获得全社会公开合法的宣传和教育阵地;第三个阶段,作为未来全社会成员自觉遵守、成为共同行为准则时期的共产主义道德,其性质已摆脱了阶级性而成长为全人类性、共同性、真正普世性道德。三个发展阶段的道德紧密相连,境界逐层提高,本质属性、基本原则则是一以贯之,其作用和影响范围一个阶段比一个阶段更深广,从阶级性道德到全人类道德是共产主义道德发展的基本道路。

  共产主义道德归根到底也是人类社会特定生产方式、交换方式和经济关系发展之产物,“生产方式、交换方式和经济关系”,也就是一定社会的生产关系。在阶级社会中生产关系包括阶级与阶级之间的剥削、压迫以及同一阶级内部的地位和分配等关系,这一切当然都是以人与人之间的利益联系为核心的关系。不同阶级的道德,反映不同社会经济利益主体的关系及行为规范;同一社会不同阶级由于处于生产关系中的地位、利益不同,势必就有各自不同的道德;随着社会的变化,道德也会随着社会风俗、利益关系的变化而变化,具有不同的阶级和时代特点。因此,“一切以往的道德论归根到底都是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而社会直到现在还是在阶级对立中运动的,所以道德始终是阶级的道德;它或者为统治阶级的统治和利益辩护,或者当被压迫阶级变得足够强大时,代表被压迫者对这个统治的反抗和他们的未来利益”。阶级对立是对立的阶级的道德的现实基础,因此“只有在不仅消灭了阶级对立,而且在实际生活中也忘却了这种对立的社会发展阶段上,超越阶级对立和超越对这种对立的回忆的、真正人的道德才成为可能”。马克思认为:“财产的任何一种社会形式都有各自的‘道德’与之相适应,而那种使财产成为劳动附属品的社会财产形式,绝不会制造个人的‘道德限制’,而会将个人的道德从阶级束缚下解放出来。”阶级道德表现为占据社会经济政治领域统治地位的某一阶级的道德占支配地位,这样的阶级依靠其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中的统治地位,对整个社会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进行支配和控制,进而影响阶级和全社会的道德风貌。正如马克思所说:“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阶级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在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资料,因此,那些没有精神生产资料的人的思想,一般地是隶属于这个阶级的。”所以,社会中的统治阶级可以通过强大的经济手段和政治机器来宣传其道德,人为扩大自身道德对社会的影响进而巩固和发展自身的统治地位。依据《宣言》揭示的社会发展规律,新的生产关系刚刚占支配地位,与之相适应的道德也占支配地位,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这种新兴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对社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如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取代封建主义生产关系时资产阶级道德取得支配地位,个人自由平等、资本强势扩张、鼓励个人欲望发展成为主流,促进了以个人主义为代表的资本主义社会蓬勃发展,封建主义的整体主义、君权至上、纲常伦理走向没落;但是到了《宣言》诞生的年代,个人主义逐步异化为利己主义,资本主义所强调的人的物欲的满足已然成为禁锢个人发展的枷锁,使人异化为社会生产链上的一个“部件”或工具。在这种条件下,以利益关系为基础的道德体现了特殊作用,阶级矛盾或利益矛盾势必会以阶级道德的差别或对立的形式表现出来,而这种不同的道德差别更进一步地推动了阶级之间矛盾的激化和斗争,促进阶级道德向全人类道德转变。

  共产主义道德境界的内涵从个人方面可以表述为通过灭“私”(害人私欲、私有观念)与兴“公”(公而无私、公有观念),推动个人从损人利己、损公肥私的低层次觉悟,走向奉公守法、公私兼顾的较高层次觉悟,继而通过孜孜以求的奋斗、努力,达到大公无私、无我利他的高度境界;从社会方面,可以把共产主义道德境界表述为通过灭“私”(私有制)与兴“公”(公有制)以及克服人的片面发展,从而推进人的自由发展达到全面发展,进而达到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大道流行、天下为公的高度境界。当然,这要经由不同阶段的社会发展来实现。人类解放的发展进程依后来出版的《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之表述,主要体现为三个阶段:其第一阶段以人的依赖性为主,发展力量单薄主要依靠人力;第二阶段以物的依赖性为主,发展特点是物质资本至上;第三阶段是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阶段,需要社会发展作为支撑。对共产主义崇高境界追求目标的实现,需要以人的发展作为前提,两个过程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

  《宣言》提出实现一切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代表人最根本的、最长远的利益,也是人的发展的终极目标和最高道德境界。可以说,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宣言》伦理思想的终极理想,也是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核心价值。首先,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指所有人的头脑、身体在发展变化中获得充分发展和自由应用。在《宣言》问世前后的资本统治时期,受资本家剥削的人是没有自主和自由的,无数人为了生存而沦为资本的奴隶,并逐渐失掉了自身的独立和自由。只有最终摆脱这种被奴役的现状才能得到自由,自由自觉地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并最终成为自己的主人。其次,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指每个人及个人与他人、集体等社会联系的多方面、全方位综合性的发展。从个人层面说,全面发展是指每个人的能力素质、思想道德、品质修养的多方面发展;从社会层面说,全面发展是指个人与他人、集体等社会联系的全方位发展。无产阶级要想摆脱资产阶级统治下受雇佣关系的剥削,就要消灭资本主义社会中对人发展的片面性和限制性,这样每个人才能得到上述所提到的全面发展。人的外在条件首先要得到全面发展,不仅表现为人对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主动性增强,不再是完全被动接受自然变化,而且表现为人与社会、自然的关系变得更加和谐,处理这三者之间的关系问题时更具有道德性和理智性。人的内在思想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无论是在道德还是文化素质方面,都是在物质基础充分发展之上,每个人的特质得到充分展现与全面提高。最后,从个性与时间的角度来说,人的自由发展指人能够自由自主地参与社会活动,它的实现不仅依靠自身发展能力,而且也依赖于生产力发展所提供的前提基础。自由发展强调了每个人的个性特征,是对人个体差异性的尊重,而且自由发展也是社会劳动效率提高,人的自由时间增多,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人进行自由自主的活动。真正的自由不是单个人的自由发展,也不是以牺牲多数人利益为少数人谋求福利的情况,而是实现所有人的自由。因此,自由发展是在平等的基础上让每个人的特征和价值都得到充分体现,每个人的自由发展和整个社会解放又是互为前提、相互依赖的。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共产党宣言》基本伦理精神的阐释和发展
 

《宣言》阐述的是共产主义的一般原理,但与实践相关联时需要因地、因时、因势制宜,创造性运用和创新性发展。正如1872年德文版《宣言》的序言指出的:“这个《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来说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某些地方本来可以做一些修改,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伦理思想正是新时代历史条件下以《宣言》蕴含的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原理为基础,中国人民以自身独特的思想创造和实践活动开创的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在世界东方发展的新前景,它对社会主义道德的探索体现了对《宣言》伦理思想的创造性阐释和创新性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宣言》基本伦理精神做出了具体的阐释和发展,概括而论,主要在于如下方面:第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伦理思想以实现社会主义本质为基本价值追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伦理思想源于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深刻认识与科学把握。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本质体现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追求,对社会主义本质的价值探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伦理思想的价值基点所在。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不仅在消除贫穷、解决温饱、建设小康方面取得了历史性的伟大成就,而且也在先富帮后富、促进共同富裕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彰显出《宣言》基本原理的时代魅力。第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伦理思想建立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从形式结构上看,这个体系包含五个方面内容:一是道德体系确立了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思想渊源和价值根据;二是道德体系内含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仰、理想和信念;三是道德体系确立了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目标、为人民服务的道德核心和集体主义的原则;四是道德体系形成了科学的规范系统要素和核心价值观念体系;五是道德体系形成了形式多样、切实有效的具体实践方式方法。这些方面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辅相成,构成了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总系统。群众性的社会主义道德具体实践,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与其所处的社会经济体系、政治体系、法律体系、文化体系等相互配合、相互支撑。第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伦理思想在义利观上坚持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国家利益、人类利益相协调的基本价值导向,社会主义物质利益原则兼顾全国人民的物质利益,着眼于绝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形成把国家、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而又充分尊重公民个人合法利益的社会主义义利观,实行尊重个人合法权益与承担社会责任相统一,注重效率与维护社会公平相协调,处理好竞争与协作、自主与监督、先富与共富、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等关系,反对见利忘义、唯利是图的极端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第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伦理思想坚持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相统一、相结合的原则,其中相统一、相结合的点是: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都符合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都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情况出发,都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南,都要借助适当的载体和机制来实现,都起始于道德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广泛性要求是先进性要求的基础,后者是前者向更高层次的延伸和跃迁,二者在共同的方向上相依相通、互渗互补。现阶段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的主要结合点在于两种道德都符合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其间的结合体现出达到共同富裕的目的及其条件的统一;两种道德都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情况出发,体现出道德建设的理想与现实的统一;两种道德都要求以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为理论指南,体现出吸取中华民族优秀道德传统与继承党的革命道德传统的统一;两种道德的结合体现出人们行为的他律与自律的统一。第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伦理思想以加强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为推进全社会道德建设的着力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发挥道德模范的榜样带头作用,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和家庭责任,引导人们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第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伦理思想以加强执政党伦理建设为核心和重点,共产党是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核心力量,党的思想道德建设和执政伦理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伦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共产党人既要把自己归属于人民,永远不忘自己来自人民的本色,又要始终不渝地为人民的利益而奋斗,以人民的利益为自己最大的利益。第七,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伦理思想以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追求,从公民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价值目标出发,特别强调陶冶情操、坚定信仰,锻铸崇高向上的理想人格。第八,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伦理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基本方法论,坚持普遍的人本主义和人道主义,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有差异的地区实行协作共建、促进有差异的世界各国进行命运共同体建设。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崇高而艰巨的伟大事业,前无古人,后有来者,需要有科学的伦理思想及其精神力量来支持和鼓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伦理思想开辟了以《宣言》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中国化发展的新局面,打通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道德建设的通途,并建构了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新型道德观。它从当代中国社会道德生活的实际出发,崇尚和谐,注重发展,并自觉地将和谐与发展有机统一起来,主张在发展中追求和谐,在和谐中追求发展,实现社会经济和人类文明的永续发展。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经受挫折、失败和成功的100多年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宣言》伦理思想的阐释和发展,无疑对传统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既构成挑战又形成新的理论增长点,这一切需要我们从时代需要出发持续学习并传承发展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基本原理的实践智慧,去应对一切已知和未知的难题和挑战。

  首先,吸收《宣言》的实践智慧和基本思想以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这里的前提是要坦诚地把《宣言》看成是一个历史文件,正如马克思在1872年德文版《宣言》的序言最后提到的:“《宣言》是一个历史文件,我们已没有权力来加以修改。下次再版时也许能加上一篇包括从1847年到现在这段时期的导言。这次再版太仓促了,以致我们竟来不及做这件工作。”秉持对历史尊重的态度,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同时,结合传统、国情、民情和世情,对《宣言》中所提到的一些具体措施勇于否弃,坚持批判和勇于自我批判,开放、包容而又立场坚定,唯其如此,方能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日新日强、日进无疆,不断向纵深发展,永葆青春活力。

  其次,运用《宣言》的实践智慧和基本思想以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伦理思想在新时代的理论创新。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伦理思想必然随着人民的实践发展而创新发展。实践常新,理论必然常新。东欧剧变之下苏联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趋于衰落,其中有着深刻的历史教训,但更为关键的是如何在当前国际政治经济新态势中发扬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智慧进行理论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伦理思想正是《宣言》所阐述的科学社会主义伦理原则同中国人民道德实践实际相结合而做出的当代解读,正是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在当代中国的创造性运用。

  最后,发展《宣言》实践智慧和基本思想以解决时代难题、迎接未来挑战,引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同命运,关注和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课题,是马克思主义永葆生机活力的奥妙所在。《宣言》指出,未来社会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当今中国的社会主义远未达到《宣言》预言的发展条件和成熟状态,实践需要推进,马克思主义需要发展,“一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是马克思、恩格斯以及他们的后继者们不断依据时代、实践、认识发展而发展的历史,是不断吸收人类历史上一切优秀思想文化成果丰富自己的历史。因此,马克思主义能够永葆美妙之青春,不断探索时代发展提出的新课题、回应人类社会面临的新挑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迎难而上,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更好地增进人民福祉,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就是对《宣言》实践智慧和基本思想的创新性发展。

  当今时代,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各国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程度之深前所未有,充分印证了马克思、恩格斯在《宣言》中所做的科学预见。变革时代里,人类社会充满希望,同时国际形势的不稳定、不确定性更加突出,人类面临的全球性挑战更加严峻。时代、形势和实践对《宣言》的道德原理提出了诸多问题,例如在现阶段社会主义社会关系及社会结构基础上如何有效地建设社会主义道德文明并持续推进共产主义道德发展,社会主义社会市场经济关系、资本流动中存在的道德主体变异(人的异化)如何祛除,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平等、正义、自由等)和道德原则系统(集体主义、共产主义等)的实践客观上如何实现对于资本主义乃至有史以来人类文明的真正超越,如何在改造社会、完善所有制结构、转化发展道德传统中推进社会主义社会道德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等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伦理学建设不能故步自封或教条主义地理解《宣言》,而必须继承并创新发展其中的精华和要义从而做出符合历史进步和人民需要的新发展。然而,如何更好地阐释、发展并有效建设《宣言》提出的共产主义道德,仍然将是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不断挑战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国人民道德实践的一个重要理论和实践难题。

  作者:王文东,哲学博士,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族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伦理学理论、中国哲学的教学与研究。

  来源:《伦理学与公共事务》第八卷,21-47页。为方便阅读,我们于此处省去了原文中的注释与参考文献。如需引用,请务必查校期刊原文。

首页    书籍介绍    王文东:《共产党宣言》的伦理意蕴及其现代阐释
时间:2021-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