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中国伦理学终身成就奖”获得者唐凯麟先生

 

天地人寰,斗转星移;岳麓山下,物是人非。念天地之悠悠,欲哭而无泪。先生在世,从未见两泪纵横。学生年轻,心中有忐忑,亦不会热泪轻弹。思人感物,怅然戚戚。

1998年,我还没有与唐凯麟先生见过面,但早闻他的大名。当时我想跨专业报考博士,想到了大名鼎鼎的先生。我找到先生的电话,忐忑地打了过去。在电话中,先生问我是谁,我介绍自己是外国语学院的一名年轻教师,并且报上了自己的名字,但先生说从来没有听说过我。年轻气盛的我并没有因此而气馁,而是请求拜见先生。或许是出于好奇的缘故,先生竟然在电话中答应见我。第一次走进先生家门,先生言语不多,满脸严肃,只是问我是否真的想读伦理学博士。当发现我读伦理学博士的决心非常坚定,先生走进卧室,拿了一本《伦理学教程》,并签名赠送给我。那是我人生中第一次从著名学者手中获得签名赠书,所以特别高兴、特别兴奋。

2002年,我顺利博士毕业。先生建议我从外国语学院转入伦理学研究所任教。我听取了先生意见。当时的我没有想到,这一选择将自己彻底推上了伦理学教学和研究的漫长人生道路。从此以后,伦理学占据了我人生事业的核心,成为让我魂牵梦萦的理想。

常伴先生身边,我应该是先生批评最多的学生之一。好在,我脸皮够厚,总是把先生的批评当作鞭策,并没有因为常常受到批评而苦恼或自暴自弃。作为在先生身边工作的学生,我自然对先生有较多了解。我深知,先生批评我,一定是对我寄予厚望,希望我能够成就一番事业。正因为如此,每次受到先生批评,我都会进行深刻的自我反省、自我批评。先生之鞭策是推动我在人生事业中一步步向前奋进的强大动力。

2014年,我开始尝试研究道德记忆理论,并且发表了相关学术论文。先生知道这一情况之后,与我见面时微笑着问:“你在研究道德记忆?”我说:“是的。”先生又说:“值得研究。”就此一句,便没有后话,有些让我摸不着头脑,但感受到了来自先生的鼓励。

还有一次,先生对我说:“你年龄也不小了,学术应该加快精进,时不待人!”我说:“是的。”先生还是带着微笑看我。又是只有短短一句话,却感动了我,激励了我。

当时间的书页翻到2023年1月,疫情严重,先生病情突然加重。1月11日,我去医院看望先生时,先生已经出现语言障碍,但神志尚清,能勉强做一些手势。先生吃力地拉着我的手,眼睛却难以睁开,但每当听到我说起重要事情,先生的眼睛都会睁开一下。当时的我忐忑不安,心情无比沉重。

我万万没有想到,2023年1月13日4点56分,竟然是一个特殊的历史时刻,竟然是与先生永别的时刻!我在2023年1月13日4点54分走进先生卧室,看见先生的家人守候在床边,心里突然产生了从来没有过的不祥之感。就是在那样一个时刻,那样一个难以名状的时刻,先生的心脏最后停止了跳动,永远停止了跳动!我当时说了一声“唐老师,您走好!”便不再言语。不是不想言语,而是不能言语、无法言语。回想当时情景,纵有千般话语,又能从何说起?与先生的家人一跪在地。这一跪,伴随着无法形容的沉重感和压力感。这就是我们中国人所说的“送终”吧!

此时此刻,有谁能够体会学生的内心之震惊呢?在过去,每当遭遇难题,只要向先生请教,定能得到指点,尔后迎刃而解。现如今,遇到难题,我当向何人求教?先生终归是无情,将一项艰难事业留在人间。学生才疏学浅,诚惶诚恐。思之,想之,遥望星空,黯然神伤。

沉痛悼念并深切缅怀唐凯麟先生!

唐凯麟先生一生潜心于研究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原理、中国伦理思想史和应用伦理学,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共产主义信念,在伦理学学术研究、学科建设、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领域都做出了杰出贡献。

先生立德树人,数十年坚守在教书育人第一线,始终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先进的思想教育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道德情操感化人,培养了一大批德才兼备的哲学、伦理学优秀人才,被视为集经师和人师于一身的优秀教师,被评为全国教学名师、全国优秀教师,获全国师范院校优秀教师“曾宪梓奖”一等奖,湖南省徐特立教育家奖等教学奖励。

先生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将坚持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基本原理、立场和方法与发展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促进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中国化时代化有机地结合起来,将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与中华优秀传统伦理思想有机地结合起来,著有《伦理大思路:当代中国道德和伦理学发展的理论审视》、《从旧道德到新道德》等20余部学术专著,著有《20世纪中国伦理思潮》、《个体道德论》、《中华传统美德十二讲》等合著,主编有《中华民族爱国主义发展史》(共四卷)、《中华民族道德生活史》(共八卷)等,编著和主编《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原理》《简明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伦理学教程》《伦理学》《西方伦理学名著导读》《中国伦理学名著导读》等教材。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哲学动态》《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人民日报》理论版、《光明日报》理论版等报刊杂志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著述总字数近千万。

在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研究领域,先生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成果,建构了一个颇具特色的伦理学理论体系。先生认为,社会实践着的人是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逻辑起点,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和精神完善是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主题,马克思主义伦理学是理论伦理学、规范伦理学和实践伦理学的有机统一。先生建构了一个“社会道德—个体道德—社会道德与个体道德的统一”的伦理学理论体系。新世纪以来,先生在《伦理学教程》的基础上继续探索,全面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伦理学学科发展的理论成就,推出了以“社会道德论—个体道德论—道德规范论—道德建设论”为主线的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体系结构论,认为马克思主义伦理学是理论伦理学、规范伦理学和实践伦理学的统一和升华,是义务论伦理学与功利论伦理学的统一和升华,是道德目的论伦理学和道德工具论伦理学的统一和升华。先生把伦理学理论研究与当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紧紧联系在一起,认为伦理学在重构和优化中华民族精神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先生重温毛泽东为人民服务思想的精髓,将为人民服务论证为中国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并对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时代主旋律作出了深度阐释和论述,为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体系建设作出了自己的理论贡献。

先生致力于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对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中华民族道德生活史、中华民族爱国主义发展史以及如何促进中华优秀传统伦理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都有深入系统的论述,是国内比较早地认识到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应当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伦理思想相结合的学者。

在应用伦理学方面,先生著有《中国传统经济伦理思想史》《教师成长与师德修养》等著作,并在《中国社会科学》上发表有《财富伦理引论》,对大数据时代的伦理道德问题、人工智能伦理问题等前沿领域进行了深度关注和思考。

先生关心、爱护学生,教导学生“德业双修,学贯中西,博通今古,服务现实”,培养了“湖南好人”“感动湖南十佳人物”“中国好人”朱有志,为中央政治局授课的戴木才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和道德建设基地主任曹刚教授等一大批优秀人才。

先生领衔创办了中国伦理学会会刊、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期刊《伦理学研究》,为我国伦理学理论研究搭建了一个高品质学术平台。

岳麓山下,景德楼前,一花一草,一记一忆,难以言尽矣!

先生有大智,有高才,学生们只能高山仰止。先生有大义,有情怀,是学生们永远学习的光辉典范。

唐凯麟先生千古!

 

 

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新闻网  

作者:道德文化研究院院长,向玉乔

2023年1月14日于岳麓山下景德楼

首页    新闻中心    忆“中国伦理学终身成就奖”获得者唐凯麟先生
时间:2023-01-15